内容简介
本书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,坚持实事求是,坚持历史唯物主义,系统、全面但又重点突出地反映解放战争的辉煌战斗历程。既重点反映交战双方统帅部的战略指导,又反映地区和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艺术,还反映广大战斗员的英勇事迹及人民群众对战争的大力支援。
仅展示书籍的对应目录,无法点击阅读,请购买正版图书阅读,感谢您的光顾.
书籍目录(共有 274 章节)
- 1 , 第一卷-和战之间
- 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前言
- 3 , 第一章 和平到来的时刻(1)
- 4 , 2.蒋介石“不战而治”的“和平”攻势
- 5 , 3.美国“一边倒”的对华政策
- 6 , 4.来自“远方”盟友的压力
- 7 , 5.毛泽东争取和平的韬略
- 8 , 第二章 历史性的言和
- 9 , 7.毛泽东弥天大勇一石二鸟
- 10 , 8.“双十协定”的真正价值
- 11 , 第三章 得关东者得天下
- 12 , 10.抗联是关东抗日的主力军
- 13 , 11.冀热辽李运昌部——出关第一军
- 14 , 第四章 延安棋快一步
- 15 , 13.“向北发展,向南防御”
- 16 , 14.中共中央委员、候补委员争闯关东
- 17 , 15.八路军、新四军海陆并进
- 18 , 第五章 极不和谐的和谈画面
- 19 , 17.一枕黄粱再现
- 20 , 18.控制铁道线数百里
- 21 , 19.陷于僵局的谈判
- 22 , 第六章初次踏上黑土地
- 23 , 21.“独占东北”,毛泽东改行“集中”方针
- 24 , 22.“招兵买马”的风波
- 25 , 第七章关东大角逐
- 26 , 24.摘“桃子”容易路难行
- 27 , 25.煮熟的鸭子还会飞
- 28 , 第八章大战在关外爆发
- 29 , 第九章 千里马也有失蹄时
- 30 , 30.叛乱之凤的四起
- 31 , 31.“新兵新枪,老兵老枪”
- 32 , 第十章 还是要有大根据地
- 33 , 33.要城市还是要乡村
- 34 , 34.“新老合编”的曲折发展
- 35 , 第十一章和平之光的再现
- 36 , 36.再度开始的和谈
- 37 , 37.政协会议的和平曙光
- 38 , 38.《整军方案》竟然达成
- 39 , 第十二章在和平的浓雾之下
- 40 , 40.“和平民主新阶段”
- 41 , 41.“和平前最后一战”
- 42 , 第十三章从和谈到破裂
- 43 , 43.马歇尔“国统区”、“赤都”万里行
- 44 , 44.民主联军填补四平“真空”
- 45 , 第十四章关内小打,关外大打
- 46 , 46.决一死战前的交锋
- 47 , 47.四平决战之一:老八路厉害
- 48 , 48.四平决战之二:四平不是马德里
- 49 , 49.四平决战之三:林总临机撤守
- 50 , 第十五章和与战的最后选择
- 51 , 51.且战且走退过松花江
- 52 , 52.和平是打出来的
- 53 , 第十六章到了有个“说法”的时候了
- 54 , 54.“拾破烂”与“捡洋落”
- 55 , 55.“安家”必先“打匪”
- 56 , 57.流产的东北休战谈判
- 57 , 58.特大暴风雨的临近
- 58 , 第二卷-挥师决战
- 59 , 第一章 毛泽东运筹北宁线
- 60 , 2.惜别陕北,移住西柏坡
- 61 , 第二章 大军南下之策
- 62 , 4.大战前夕蒋介石东北频频易帅
- 63 , 5.卫立煌固执己见,蒋介石无奈让步
- 64 , 6.长春战略:从军事硬攻到长因久围
- 65 , 第三章 关门打狗
- 66 , 8.毛泽东发四A级十万火急电报
- 67 , 第四章 风起黑土地
- 68 , 10.关于封锁哪一个机场的问题
- 69 , 11.蒋介石欲救锦州,卫立煌坚决反对
- 70 , 12.义县之战,两小时全歼守敌
- 71 , 13.东北“剿总”司令与国防部参谋总长的冲突
- 72 , 第五章 大战前的交锋
- 73 , 15.关键时刻,蒋介石暗示廖耀湘不要理会卫立煌
- 74 , 16.攻锦前的战略运筹
- 75 , 第六章 塔山!塔山!
- 76 , 18.一场意想不到的恶战
- 77 , 19.蒋介石急令:西进!西进!
- 78 , 20.范汉杰叹服:打锦州这一着,非雄才大略下不了这个决心
- 79 , 第七章 血幕中的觉醒
- 80 , 22.蒋介石开了一张空头支票
- 81 , 23.西柏坡的秘密争取计划
- 82 , 24.曾泽生选择了新生
- 83 , 25.周恩来想再争取一个郑洞国
- 84 , 26.开创和平解放先例
- 85 , 第八章 你知道,我知道
- 86 , 28.蒋介石坚持不惜血本夺回一座空城
- 87 , 29.“校长”与“学生”的交锋
- 88 , 第九章 大战辽西
- 89 , 31.统帅部定计,廖兵团入网
- 90 , 32.黑山阻击战
- 91 , 第十章 东北大结局
- 92 , 34.两昼夜歼敌两大“主力”
- 93 , 35.辽沈决战结束,毛泽东说应给蒋介石发个大奖章
- 94 , 第十一章 放长线缚苍龙
- 95 , 37.最高统帅部作出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决定
- 96 , 38.无奈的桃花园中人
- 97 , 39.巧妙安排,旌旗首指黄百韬
- 98 , 40.未能实现的“进攻山东共军的计划”
- 99 , 第十二章 运筹徐蚌
- 100 , 42.中野向华野靠拢
- 101 , 43.蒋介石的新打算
- 102 , 44.红色箭头射向黄百韬
- 103 , 45.蒋、白冲突,雪上加霜
- 104 , 第十三章 小淮海变大淮海
- 105 , 47.苦将黄百韬苦不堪言
- 106 , 48.兼程追击,围逼徐州
- 107 , 49.共产党员率国民党军起义
- 108 , 第十四章 血色碾庄圩
- 109 , 52.切断徐蚌线,完成徐州合围
- 110 , 53.蒋介石又开空头支票:一定要解黄之围
- 111 , 54.刘、陈、邓:天凑地合总前委
- 112 , 55.鏊兵碾庄,蒋介石为虚假的胜利高兴得手舞足蹈
- 113 , 56.粟裕说:淮海战役紧张过两次,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
- 114 , 第十五章 吃一夹二看三
- 115 , 58.总前委再次陈述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
- 116 , 59.粟裕通宵谋划,陈毅说等到把淮海的敌人全部解决了再打个盹吧
- 117 , 第十六章 运筹双堆集
- 118 , 61.阻击南坪集,诱敌入口袋
- 119 , 62.刘伯承幽默地说:黄维的部队就像十五个驼子困觉一七拱八翘
- 120 , 63.黄维双堆集拆字,“大吉大利”
- 121 , 64.廖运周战场起义
- 122 , 65.邓小平说:只要消灭了南线敌军主力,中野就是打光了也是值得的
- 123 , 第十七章 同床异梦
- 124 , 67.双堆集:瓮中之鳖
- 125 , 68.粟裕下令全力追击杜聿明集团
- 126 , 69.孙元良丢下杜聿明只身逃跑
- 127 , 第十八章 激战双堆集
- 128 , 71.层层剥皮双堆集
- 129 , 72.敌我双方“会诊”黄维兵团
- 130 , 73.调好胃口,大开吃戒
- 131 , 第十九章 淮海大结局
- 132 , 75.蒋介石下令:突围!突围!
- 133 , 76.毛泽东气势磅礴的新年献辞
- 134 , 77.蒋介石在徐州的一个战略集团最后消失在冬日的黄昏里
- 135 , 第二十章 布阵平津
- 136 , 79.铁钳合拢,抑留傅作义在北平
- 137 , 80.停止攻击太原,全力解决平津问题
- 138 , 81.傅、蒋之争,傅作义准备了两条退路
- 139 , 第二十一章 较量塞外
- 140 , 83.敌35军回防令毛泽东非常不安
- 141 , 84.隔而不围,断敌退路
- 142 , 第二十二章 笼中之鸟
- 143 , 86.新保安之夜,以战促和
- 144 , 87.傅作义上了共产党的“战犯名单”
- 145 , 第二十三章 天津方式
- 146 , 89.以诚相待,傅作义仍是犹豫再三
- 147 , 90.血战津门:从30天到29小时
- 148 , 91.毛泽东发表声明令傅作义坐卧不安
- 149 , 第二十四章 北平方式
- 150 , 93.举轻若重,慎之又慎
- 151 , 94.北平解放,毛泽东、蒋介石、傅作义不同的心态
- 152 , 第二十五章 西柏坡大结局
- 153 , 96.西柏坡的历史性会见
- 154 , 97.傅作义通电表心声,解放军全面大进军
- 155 , 第三卷-中原逐鹿
- 156 , 2.毛泽东要拿延安换全中国
- 157 , 3.彭德怀布阵请缨
- 158 , 4.从容撤离中的抗击
- 159 , 5.胡宗南的“赫赫战绩”
- 160 , 6.捷报飞向任家山
- 161 , 7.羊马高地虎口夺食
- 162 , 8.蟠龙镇瓮中捉鳖
- 163 , 9.华野胶济路厉兵秣马
- 164 , 10.千里“耍龙灯”创造战机
- 165 , 11.陈粟见微知著定大计
- 166 , 12.生剥硬剔剜出“上将首级”
- 167 , 13.孟良崮上神号鬼啼
- 168 , 第四章 华北东北反攻急
- 169 , 15.陈谢率部席卷晋南
- 170 , 16.聂荣臻挥师横扫正太路
- 171 , 17.林罗鏊兵战东北
- 172 , 第五章 神来之笔
- 173 , 19.恶战羊山集
- 174 , 20.绝境决策
- 175 , 21.当机立断,迅速出击
- 176 , 22.毛泽东密电陈毅:“全力贯注配合刘邓”
- 177 , 23.刘伯承兵法:狭路相逢勇者胜
- 178 , 24.陈粟激战沙土集
- 179 , 第六章 再布险棋
- 180 , 26.跨河南征缚苍龙
- 181 , 27.伏牛山牵“牛”
- 182 , 第七章 转战陕北
- 183 , 29.成败五女河
- 184 , 30.神机妙算
- 185 , 31.再接再厉过山坳
- 186 , 32.彭德怀创造“新式整军”
- 187 , 第八章 华北歼灭战
- 188 , 34.屡战清风店
- 189 , 35.攻坚石家庄
- 190 , 第九章 秋风扫落叶
- 191 , 37.辽西走廊三战三捷
- 192 , 38.出击中长路
- 193 , 39.北图吉林,南击华北援敌
- 194 , 第十章 冻土沃血
- 195 , 41.声东击西,首取彰武
- 196 , 42.诱敌出巢,再战告捷
- 197 , 43.挥师南下,连拔三城
- 198 , 44.转兵北上,又克四平
- 199 , 第十一章 回师中原
- 200 , 46.艰难的战略展开
- 201 , 47.‘冲原三军“联合作战计划
- 202 , 48.三支大军云集逐鹿场
- 203 , 49.激战洛阳
- 204 , 第十二章 调整南线战略
- 205 , 51.粟裕的新建议
- 206 , 52.斗胆直呈
- 207 , 第十三章 惜别陕北
- 208 , 54.走下马背,非同寻常的喻义
- 209 , 55.建立报告制度
- 210 , 56.神游五台山
- 211 , 57.毛泽东来到城南庄
- 212 , 58.城南庄遇险,毛泽东移驻西柏坡
- 213 , 第十四章 大战豫东
- 214 , 60.取开封,攻敌必救
- 215 , 61.阻打相济
- 216 , 第十五章 虎啸泉城
- 217 , 63.守济南,攻济南
- 218 , 64.蒋介石:固守济南,会战济南
- 219 , 65.最后敲定。攻济打援
- 220 , 66.中秋月夜发起攻势“
- 221 , 67.看死援兵,攻克坚城
- 222 , 第四卷-风卷残云
- 223 , 2.毛泽东开列和平谈判八项条件
- 224 , 3.蒋介石退居幕后,李宗仁走上前台。
- 225 , 4.李宗仁发动和平攻势。
- 226 , 5.双清别墅的新主人共同策划着不流血的战争
- 227 , 6.“和平将军”张治中飞抵北平
- 228 , 解放战争全记录7.
- 229 , 解放战争全记录8.
- 230 , 第二章 底定东南(1)
- 231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0.
- 23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1.
- 233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2.
- 234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3.
- 235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4.
- 236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5.
- 237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6.
- 238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7.
- 239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8.
- 240 , 解放战争全记录19.
- 241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0.
- 24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1.
- 243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2.
- 244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3.
- 245 , 第四章 挺进中南(1)
- 246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5.
- 247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6.
- 248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7.
- 249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8.
- 250 , 解放战争全记录29.
- 251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0.
- 25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1.
- 253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2.
- 254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3.
- 255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4.
- 256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5.
- 257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6.
- 258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7.
- 259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8.
- 260 , 解放战争全记录39.
- 261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0.
- 26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1.
- 263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2.
- 264 , 第五章 席卷西南(1)
- 265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4.
- 266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5.
- 267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6.
- 268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7.
- 269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8.
- 270 , 解放战争全记录49.
- 271 , 解放战争全记录50.
- 272 , 解放战争全记录51.
- 273 , 解放战争全记录52.
- 274 , 解放战争全记录5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