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


内容简介

林语堂(1895年10月3日—1976年3月26日)福建龙溪人。原名和乐,后改玉堂,又改语堂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,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。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。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。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,专攻语言学。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,任北京大学教授,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。1924年后为《语丝》主要撰稿人之一。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。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。1932年主编《论语》半月刊。1934年创办《人间世》,1935年创办《宇宙风》,提倡“以自我为中心,以闲适为格调”的小品文。1935年后,在美国用英文写《吾国与吾民》、《京华烟云》、《风声鹤唳》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。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。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,任校长。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《天风》杂志。1966年定居台湾。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。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。1976年在香港逝世。

仅展示书籍的对应目录,无法点击阅读,请购买正版图书阅读,感谢您的光顾.

书籍目录(共有 70 章节)

  • 1 , 中国人引言
  • 2 , 中国人
  • 3 , 中国人退化
  • 4 , 新血统的混入
  • 5 , 文化的稳定性
  • 6 , 年轻的种族
  • 7 , 中国人的性格
  • 8 , 遇事忍耐
  • 9 , 消极避世
  • 10 , 超脱老猾
  • 11 , 和平主义
  • 12 , 知足常乐
  • 13 , 幽默滑稽
  • 14 , 因循守旧
  • 15 , 中国人智力
  • 16 , 女性化
  • 17 , 缺乏科学
  • 18 , 中国人逻辑
  • 19 , 中国人直觉
  • 20 , 中国人想象
  • 21 , 中国的人文主义
  • 22 , 中国人宗教
  • 23 , 中庸之道
  • 24 , 中国人道教
  • 25 , 中国人佛教
  • 26 , 中国人引言
  • 27 , 妇女的从属地位
  • 28 , 家庭与婚姻
  • 29 , 理想的女性
  • 30 , 女子教育
  • 31 , 恋爱与求婚
  • 32 , 妓女与姬妾
  • 33 , 中国人缠足
  • 34 , 妇女解放
  • 35 , 社会头脑的缺乏
  • 36 , 家庭制度
  • 37 , 裙带、腐败和礼俗
  • 38 , 特权与平等
  • 39 , 社会等级问题
  • 40 , 阳性的三位一体:官、绅、良
  • 41 , 阴性的三位一体:面、命、恩
  • 42 , 乡村制度
  • 43 , “仁政”
  • 44 , 文学的特性
  • 45 , 语言与思维
  • 46 , 学术成就
  • 47 , 中国人学府
  • 48 , 中国人散文
  • 49 , 文学与政治
  • 50 , 文学革命
  • 51 , 中国人诗歌
  • 52 , 中国人戏剧
  • 53 , 中国人小说
  • 54 , 西方文学的影响
  • 55 , 艺术家
  • 56 , 中国书法
  • 57 , 中国人绘画
  • 58 , 中国人建筑
  • 59 , 官家令
  • 60 , 人生的乐趣
  • 61 , 住宅与庭园
  • 62 , 中国人饮食
  • 63 , 人生的归宿
  • 64 , 一个民族的诞生
  • 65 , 新民族主义
  • 66 , 酝酿中的风暴
  • 67 , 为什么日本必败
  • 68 , 中国未来的道路
  • 69 , 译后记
  • 70 , 1994年版译者附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