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《大唐西域记》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,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、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。贞观元年(627年),玄奘从长安出发,经凉州,穿越沙碛,历尽艰辛,至达高昌,而后取道焉耆、龟兹,越凌山,经粟特诸国境,过铁门(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),入吐火罗(今阿富汗北部)国境,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,过克什米尔,入北印度。他在印度各地游历,到过尼泊尔南部,巡礼佛教六大圣地。贞观四年到那烂陀寺,拜戒贤为师,学习五年。随后,又遍访印度各地,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。他研习大小乘学说,成为当地学问最高的佛学家。曾在戒日王主持下,经过辩论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论敌,被称为“大乘天”。贞观十九年,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、花果种子等回国。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,行程五万里,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。
回国后,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意旨,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,由协助译经的辩机笔录,在贞观二十年完成《大唐西域记》的写作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全书按照玄奘的旅行路线,对于沿途所见的城邦、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。
仅展示书籍的对应目录,无法点击阅读,请购买正版图书阅读,感谢您的光顾.
书籍目录(共有 80 章节)
- 1 , 大唐西域记提要
- 2 , 大唐西域记序
- 3 , 大唐西域记序二
- 4 , 卷一 三十四国
- 5 , ○阿耆尼国
- 6 , ○屈支国
- 7 , 一、大龙池及金花王
- 8 , 二、昭怙厘二伽蓝
- 9 , 三、大会场
- 10 , 四、阿奢理贰伽蓝及其传说
- 11 , ○跋禄迦国
- 12 , 凌山及大清地
- 13 , 素叶水城
- 14 , ○窣利地区总述
- 15 , 大唐西域记千泉
- 16 , 呾逻私城
- 17 , 小孤城
- 18 , 白水城
- 19 , 恭御城
- 20 , ○笯赤建国
- 21 , ○赭时国
- 22 , ○忄市捍国
- 23 , ○窣堵利瑟那国
- 24 , 大沙碛
- 25 , ○飒秣建国
- 26 , ○弭秣贺国
- 27 , ○劫布呾那国
- 28 , ○屈霜你迦国
- 29 , ○喝捍国
- 30 , ○捕喝国
- 31 , ○伐地国
- 32 , ○货利习弥伽国
- 33 , ○羯霜那国
- 34 , 大唐西域记铁门
- 35 , ○睹货逻国故地
- 36 , ○呾蜜国
- 37 , 东至赤鄂衍那国。
- 38 , 一、纳缚僧伽蓝
- 39 , 二、提谓城及波利城
- 40 , ○梵衍那国
- 41 , 一、大立佛及卧佛像
- 42 , 二、小川泽僧伽蓝
- 43 , ○迦毕试国
- 44 , 一、质子伽蓝
- 45 , 二、曷逻怙罗僧伽蓝
- 46 , 三、霫蔽多伐剌祠城及阿路猱山
- 47 , 四、大雪山龙池及其传说
- 48 , 五、旧王及旧王妃伽蓝
- 49 , 六、比罗娑洛山及龙泉
- 50 , 卷二 三国
- 51 , ○滥波国
- 52 , ○那揭罗曷国
- 53 , 醯罗城
- 54 , ○健驮逻国
- 55 , 一、卑钵罗树及迦腻色迦王大窣堵波
- 56 , 二、大窣堵波周近诸佛像
- 57 , 三、迦腻色迦王伽蓝与胁尊者、世亲、如意遗迹
- 58 , 四、布色羯逻伐底城及诸遗迹
- 59 , 五、跋虏沙城
- 60 , 六、弹多落迦山及其他诸遗迹
- 61 , 七、乌铎迦汉荼城
- 62 , 八、娑罗睹逻邑及波你尼仙
- 63 , 卷三 八国
- 64 , ○僧诃补罗国
- 65 , 一、开国传说
- 66 , 一、国号由来
- 67 , 一、福地
- 68 , ○阿逾陁国
- 69 , 二、太子逾城处
- 70 , 一、鹿野伽蓝
- 71 , 六、重阁讲堂及诸圣迹
- 72 , 十七、菩提树垣
- 73 , 二十一、佛陀伐那山及杖林
- 74 , 三十三、其他佛说法遗迹
- 75 , 二、龙猛自刎故事
- 76 , 三、佛教二部
- 77 , 一、法服俗行户
- 78 , 卷十二 二十二国
- 79 , ○朅盘陁国
- 80 , 大流沙以东行程